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.jpg
百年梦·党旗红 | 石家庄常山杨普:不断进取实现人生价值
文章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 2021-05-06


  张志良/文

  建党百年百人谈·优秀党员展风采

 

不断进取实现人生价值

访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杨普

  2000年杨普从技校毕业,走进原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(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以下简称“常山北明”)的纺织生产一线。在飞纱舞线的十几年里,她从一名懵懂小丫头到市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党的十九大代表;从一名技校生到高级技师、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;从一名普通的挡车工到光荣的全国劳动模范。心怀梦想,付出艰辛,成就了杨普的别样人生。

  牢记前辈的教诲

  多年来,常山北明始终注重以先进人物教育职工,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。近年来,先后编辑整理了著名全国劳模郝建秀、赵梦桃及全国劳模、原石家庄棉二布机挡车工仇锁贵的模范事迹,同时将近年企业涌现的各级劳模工匠事迹编成故事进行系列宣传。设立党员先锋岗,开展党员立功赛。举办“常山杯·纺织情”劳模故事汇、“常山纺织员工永远跟党走——我与常山共奋进”征文演讲比赛。多种形式的传承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和先进党员的感人故事,使杨普深受影响。

  “布机挡车工是一个劳动强度很高的工种,一个挡车工一个班手脚不停,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20多公里,并且是三班倒,但我从来没有喊过苦、叫过累。从上班第一天,我就牢记师傅‘技能是工人的本钱,好好干,行行都能出状元’的教诲,刻苦钻研操作技术。”2013年“五一”前,杨普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6位重点宣传先模人物之一,接受了中央各大媒体和地方媒体的集中采访报道。杨普谈道:“作为一名纺织人,感到十分自豪。13年来的成长历程使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新时代的纺织工人,需要不断学习,争当创新型的技能工人,更要吃苦耐劳、甘于奉献。”

  肯干实干,岗位成才

  “机下打结”是挡车工最基本的一项功夫,为了练就过硬的技能,杨普对自己高标准、严要求,平时基本上做到手不离纱线,别人接500个,她就接1000个,别人练1小时,她就练3小时,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,接头成绩达到了每分钟35—38个,比部颁标准提高了一倍,成绩在省内同行中屈指可数。在各项操作技术竞赛中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。掌握了过硬的操作技术,在9年的挡车工岗位,杨普累计超产棉布近20万米。

  2009年7月,杨普来到位于正定的常山北明恒盛纺织分公司,负责培训和管理学员的工作。针对新设备、新品种,她创造了“点梭”、“机后对接双套结”、“循环穿筘法”、“无梭织机八字穿纬法”、“机下打结要领口诀”等操作法,被作为新工入厂的培训教材。她所带领的轮班,通过提高挡车工操作法,减少停台和缩短停台时间一项,就提高班产2200米。

  “党员是荣誉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如今已是常山北明党群工作部职员的杨普,对待工作一如以前,她表示,“我要继续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吃苦耐劳,不断进取,通过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取得新的成绩。”

 
《纺织服装周刊》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85229892
 
相关文章
更多资讯
组织架构 | 版权声明 | 订阅中心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关于我们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《纺织服装周刊》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京ICP备11016217号-19 京ICP备11016217号-23 京ICP备11016217号-26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